泰山泰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、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、國家地質公園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、科普教育基地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。泰山古稱“岱宗”、“岱山”,世稱“東岳”,為“五岳之首”、“五岳獨尊”,位于山東省中部,總面積426平方公里,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。泰山以其有容乃大的氣魄將歷史文化、自然景觀、地質地貌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,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、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。自古泰山便被視為社稷穩(wěn)定、政權鞏固、國家昌盛、民族團結的象征,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。據(jù)史書記載,秦代以前曾有72位帝王到泰山祭告天地,秦以后又相繼有12位皇帝來泰山封禪朝拜。泰山目前有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26處、寺廟58座、古遺址128處、碑碣1239塊、摩崖刻石1800余處,泰山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泰山形成于28億年前的太古代,地質年代久遠,有群峰拱岱、山水相依、氣勢磅礴、雄偉壯麗的山系,“穩(wěn)如泰山”、“重如泰山”即源于泰山獨特的地質特征。泰山現(xiàn)有百齡以上古樹名木18000多株,其中23株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。1982年,泰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;1987年,泰山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;2006年泰山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,成為世界文化、自然、地質三重遺產。近年來,泰山景區(qū)秉承“愛護遺產,享受遺產,傳承遺產”的宗旨,牢固樹立“嚴格保護,永續(xù)利用,實現(xiàn)科學發(fā)展”的指導思想,和“樹立中華國山地位,打造四重世界遺產,把泰山建設成國際知名遺產地和旅游目的地”的工作目標,“跳出泰山看泰山,放眼世界看泰山”,不斷強化泰山文化、自然、地質、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利用,以保護筑基石,以項目強后勁,以服務樹形象,以促銷引客源,全面推進了景區(qū)的科學發(fā)展。連續(xù)取得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(qū)、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ū)、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、首座中國書法名山、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、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(qū)榜首、中國旅-業(yè)十大影響力品牌、中國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、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(qū)等一系列高含金量品牌;連續(xù)兩屆排名“中華100大人文與生態(tài)名山口碑金榜”首位,榮膺“中華國山”特別美譽;先后與臺灣阿里山、日本富士山、韓國漢拿山締結為友好山,與巴西阿拉里皮世界地質公園建立友好合作關系,泰山在國內外的知名度、美譽度和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。
泰山景點介紹1.玉泉寺。玉泉寺位于泰山之陰,它建于北魏年間,經過多次的重修擴建,寺內古碑聳立,擁有泰山最大的古銀杏樹。玉泉寺游覽區(qū)主要的景點有大雄寶殿、一畝松、西佛腳等。2.天燭峰。天燭峰景區(qū)位于玉皇頂東北方向,以松奇洞幽聞名,擁有泰山最美的自然景觀,充滿了原生野趣。其主要的景點有會仙峪、小十八盤、天燭峰等。